科學辟謠: 靠自然感染形成群體免疫,這可能嗎?
來源:科普中國
發(fā)布時間:2020-03-22
瀏覽次數(shù):840

  群體免疫對于防止傳染病在人群中爆發(fā)是個有力武器,但對于單獨的個體,是個偽命題。

  

  群體免疫對無免疫力個體并不能形成特別保護 | 來源:Nature Medicine

  作者 | 湯波 分子生物學博士

  英國提出“群體免疫”,遭學界狠批

  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好轉, 昨日(3月17日),馳援湖北的醫(yī)療隊開始分批撤離。然而,與之相對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加速蔓延,歐洲成為重災區(qū),意大利更是幾近失控。

  在嚴峻形勢逼迫下,上周六(3月14日),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爵士對媒體透露,英政府將考慮讓60%的英國民眾感染新冠肺炎,以期獲得“群體免疫”來應對新冠疫情的反復暴發(fā)。但遭到學界猛烈批評。

  這位首席科學顧問解釋稱,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評估,新冠病毒疫情在亞洲、歐洲和美洲已難以遏制,這意味著在大規(guī)??墒褂靡呙绯霈F(xiàn)之前,新冠病毒將對英國構成長期威脅;而中國政府所采取的強隔離措施,只是暫時遏制病毒,一旦放開,病毒將很快卷土重來。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將該策略稱為 “拖延(delay)”,英國衛(wèi)生和社會事務大臣馬特·漢考克則對媒體辯稱,群體免疫并非政府的目標或政策,它只是一個科學概念,英國政府的目標是挽救生命,保護最脆弱的人群,并減輕對國家醫(yī)療體系的壓力。

  網(wǎng)上也有種種討論其可行性的聲音,比如,對輕癥不予檢測、不予收治,是否可以避免醫(yī)療資源擠兌,造成交叉感染,從而減緩病毒傳播速率,提高重癥治愈率?

  但學界態(tài)度明確。3月14日當天,就有480多位英國科學家和30多位其他國家的科學家聯(lián)名呼吁,英國政府應立即停止“群體免疫”,實施隔離政策,否則英國醫(yī)療系統(tǒng)將會因重癥患者激增而陷入癱瘓。提高重癥治愈率什么的當然更是免談。

  不過,話說回來,靠自然感染形成群體免疫,真的不可行嗎?

  對于個體,群體免疫是個偽命題

  這要從群體免疫的概念說起。群體免疫又被稱為社區(qū)免疫,指在一個社區(qū)和群體里大部分個體都接種疫苗的情況下,傳染病將無法持續(xù)傳播,使得一些沒有接種疫苗的個體也獲得了間接免疫保護。

  也就是說,群體免疫的效果是保護少數(shù)脆弱個體,降低他們接觸病毒的概率,最終大家要么免疫,要么不會遇到感染者,傳染病消失。

  理論上,群體免疫可以保護那些因為各種免疫力低下又無法接種的個體,比如新出生的嬰兒、疫苗過敏的人、有艾滋病或癌癥等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等等。

  不過,要實現(xiàn)群體免疫,需要接種人數(shù)達到一定的比例。一般接種比例越高,群體免疫效果越好。而且不同的傳染病,要獲得群體免疫的最低接種比例也各有不同。

  簡單來說,對于傳染性越高的疾病,需要的接種比例越高。比如對天花病毒,只要80%以上的人口接種疫苗,就能實現(xiàn)全球根除(目前已根除)。而對于麻疹(計劃到2020年在歐洲根除),世衛(wèi)組織推薦的疫苗接種比例在95%以上。

  這其中涉及一個傳染力的概念,即基本傳染數(shù)R0,表示在沒有外力干預下,一個感染者平均能夠傳染給幾個人。當R0>1時,傳染病會一傳十、十傳百,迅速擴散;而當R0<1時,感染者要么痊愈,要么死亡,經(jīng)其傳播的下線感染者不到一人,傳染病將逐漸消失。

  接種疫苗,或者及時隔離,均可以降低單個感染者的傳染力,使傳染數(shù)R降到1以下,讓疫情得到控制。(接種疫苗)就相當于形成了群體免疫。

  通過自然感染,形成一定比例的免疫人口(去掉死亡人口),當然也能。前提是痊愈者確實獲得了持久免疫。

  對于新冠病毒,瓦蘭斯爵士稱,如果60%以上的英國人感染病毒獲得免疫,即可形成群體免疫。

  這一說法是否樂觀估計了新冠病毒的R0,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是,這無疑是在讓英國大半人口參與輪盤賭,雖然作為整體,死亡率可能不高,但對于個體,生命只有1或0,可沒有中間值。

  反疫苗主義盛行,群體免疫始終存隱患

  從前面分析我們看到,群體免疫只是能防止傳染病在人群中爆發(fā),逐步促成傳染病根除。而對于那些未感染過病毒或未接種過疫苗的免疫低下者來說,一旦接觸病毒,該感染還是會感染,并不能提供什么特別保護。

  比如,在美國加州圣地亞哥市,約95%的兒童都接種了麻疹疫苗,按理說已達到群體免疫標準,但是2008年當?shù)剡€是發(fā)生了一起麻疹感染事件。一位未接種過麻疹疫苗的7歲小男孩從瑞士度假回到圣地亞哥后,被發(fā)現(xiàn)感染麻疹,導致當?shù)?39人被隔離,其中11人感染,包括一名尚未來得及接種的1歲嬰兒。

  可以說,除非傳染病被根除,否則想要依靠群體免疫來保護自己,終究是不現(xiàn)實的。

  遺憾的是,由于受反疫苗主義的影響,一些歐美國家的家長找出各種理由不給孩子打疫苗,導致一些之前得到控制的傳染病有抬頭趨勢。

  據(jù)《歐洲臨床微生物學和傳染病》雜志上一項研究顯示,在歐盟29個成員國中,有28個國家的麻疹疫苗接種率不到95%,像羅馬利亞、意大利、法國和丹麥等國家甚至低于80%。

  低疫苗接種率導致近年來歐盟麻疹總感染率呈上升趨勢,其中2018年的感染人數(shù)超過1.2萬例,接近于2015年3倍,其中約80%的感染者未接種疫苗。

  這種情況在美國也曾出現(xiàn),據(jù)美國疾控中心數(shù)據(jù),2019年全美共有麻疹確診病例1282人,這是1992年以來最高紀錄,其中約73%來自紐約州,而且絕大多數(shù)感染病例均是未接種的人員。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對于這次新冠疫情,曾經(jīng)試圖建立“反疫苗工作組”的美國總統(tǒng)川普, “突然愛上了疫苗”,在3月初的一次同10家制藥和生物技術公司高管舉行的會議中,敦促在“幾個月”內(nèi)開發(fā)出新冠疫苗。無知的言論令科學家很是受傷。

  過往群體免疫經(jīng)驗,不一定適用新冠病毒

  依目前情況,即便我們有過一些群體免疫控制疫情的經(jīng)驗,瓦蘭斯爵士所提及的群體免疫對新冠病毒也不一定有效。

  對于人類來說,新冠病毒是非常新的病毒,我們才剛剛認識它們不久,有很多問題還沒有答案。比如,被感染后會不會終生免疫,新冠病毒會不會像流感病毒一樣頻繁變異,這都關系到自然感染形成群體免疫的可能性。

  對于第一個問題(持久免疫),3月14日,中國科學家在bioRxiv上發(fā)布了一篇預印本論文稱,發(fā)現(xiàn)猴子感染新冠病毒后在體內(nèi)能形成特異性抗體,可使其免受新冠病毒的再次感染。這對群體免疫似乎提供了一定的科學支持。

  不過,這些抗體或免疫記憶能維持多長時間,是否像有些疫苗一樣需要多次強化免疫,以及能否形成終生免疫,該研究并沒有給出答案。另外,猴子實驗的結果能否在人體重現(xiàn),也不能完全確定。

  另外一個是病毒變異。對于天花、麻疹等病毒變異率較小的病毒來說,群體免疫具有較大價值,但是對于流感病毒等容易變異的病毒則意義不大。因為病毒一旦變異,它原來在體內(nèi)所形成的特異性抗體,對新的病毒變體可能就不再具有保護作用,不僅會導致所謂的群體免疫形同虛設,甚至可能導致好不容易研制出來的疫苗也功虧一簣。

  雖然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新冠病毒發(fā)生過重大變異,一來可能與病毒暴發(fā)時間較短有關,二來可能因為目前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和疫苗,新冠病毒沒有面臨強大的選擇壓力,不過這并不能保證新冠病毒將來不會發(fā)生新的重大變異。

  根據(jù)瓦蘭斯等人的推測,新冠病毒肺炎可能演變成一種季節(jié)性傳染病,反復發(fā)作,那么病毒變異的概率將大大增加,群體免疫也只能是空談。

  靠自然感染形成群體免疫,代價恐無法承受

  那么從人類歷史來看,自然感染形成群體免疫的情況又如何呢?

  在自然感染情況下,一些被感染的個體的確能形成永久免疫力,如天花幸存者,一般不會再感染天花病毒。但歷史上卻很少有傳染病是通過自然感染在人群中催生群體免疫的。

  因為代價難以想象,對傳染力較強的疾病,那近似于全軍覆滅,只留下病愈后的免疫者。學者估計,從15世紀末天花大爆發(fā),到疫苗出現(xiàn)終結天花之前,全球因為天花死亡的人數(shù)超過2億。

  因此,群體免疫最終還是要靠疫苗來實現(xiàn)。

  目前最樂觀的估計,新冠肺炎疫苗研發(fā)成功并能大規(guī)模臨床應用,至少需要1年以上時間,并且,需要實施嚴格的強制免疫,才能達到群體免疫所需的最低感染比例。

  而在那之前,如果放任新冠病毒傳播,無疑將面臨慘重代價。

  據(jù)統(tǒng)計,目前,新冠肺炎患者在中國的病死率約為4%,湖北以外地區(qū)病死率為0.9%,而意大利、伊朗和英國的病死率分別為7.3%、5.7%和2.2%。如果按瓦蘭斯等人的推論,英國將有60~80%的人口最終感染新冠病毒,即約有4000萬感染者,保守估計也將死亡40萬人。

  恐怕沒有哪個現(xiàn)代化國家能夠承受這種損失,沒有哪個國家的民眾能夠容忍政府如此地不作為。

  總而言之,群體免疫就是個十足的偽命題,靠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更是荒謬至極。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再好聽的概念,都不能掩蓋政府消極抗疫的事實。

  注:針對多方批評,英國政府已于3月16日出臺幾項新規(guī)定,包括:疑似癥狀患者及其同住者自我隔離14天,不支持大型集會,老人等弱勢群體自我隔離12周,提倡在家辦公等。不過,官方并沒有宣布關閉學校、酒吧等公共場所,對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加強病毒檢測”的建議,也表示認同,但苦于資源有限、無法落實。

  他們還號召勞斯萊斯等先進制造業(yè)企業(yè),優(yōu)先生產(chǎn)呼吸機等醫(yī)療設備。但這一切仍被一些評論者認為,措施“非常微弱”,無法打消公共疑慮。? (責編 高佩雯)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口罩】,預約報名官方口罩免費領取
回復【科學防控】,學習疫情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科普小達人】,報名參賽領取萬元大獎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