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蛇日|關于蛇的九問,答案來了!
來源:科普中國
發(fā)布時間:2024-07-16
瀏覽次數:1043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無足而行,無鰭而游,不翼而飛”,這句古老的謎語并不難,它準確而精煉地概括了蛇類的身體結構和運動方式。每年的7月16日是世界蛇日,相信你對蛇有很多“小問號”,讓我們一起來探索蛇類演化和生活的奧秘吧!

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全身骨骼標本,陳列于浙江自然博物館(制作/史靜聳 攝影/陳奕寧)

Q1蛇的手腳是怎么丟的

蛇的出現,可謂是脊椎動物的演化史上的一段“插曲”,蛇的體形延長,椎骨肋骨增加,他們的四肢究竟是如何丟失的,至今仍然是熱門的科學問題。目前主流觀點認為,其是適應地下生活而產生的進化。

Q2:地球上第一條蛇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一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蛇類出現于一億七千萬年~一億六千萬年左右的中侏羅世。可以說,蛇是與恐龍同行的爬行動物。

Q3:所有的蛇都沒有四肢了嗎?

在較為基干(原始)的蛇類中,如蟒蛇、筒蛇,它們的后肢沒就有完全退化。在它們身體后端的泄殖孔兩側(也就是尾巴根的地方)還留有小爪子一樣的后肢的殘跡,這種“后肢”已經不具備運動能力,只是在交配的時候起到一些抓握的輔助作用。

Q4:蛇的嘴巴怎么能吞下那么大的東西?

蛇類之所以能吞下比自身還寬的獵物,并非因為其上下頜可以隨意脫臼,而是由于蛇的腦顱與下頜之間,每一側有兩條可以靈活轉動的骨骼相連,因此可以張開很大的角度。雖然蛇的上下頜不能輕易分離,但它左右兩側的下頜骨可以彼此分開,而口腔和頸部的皮膚松弛,可以擴張到很大的程度。

Q5:誰是蛇類演化史上的“巔峰”?

如果問誰是蛇類演化史上最為“巔峰”的類群,那么一定非“蝮蛇”莫屬,蝮亞科的蛇類可謂集多種精銳的“戰(zhàn)略裝備”于一身:管狀的毒牙,高效的毒液,以及精密的紅外線感應器。

Q6:蛇是窮兇極惡的動物嗎?

蛇類并不是一種窮兇極惡的動物,蛇類對人的恐懼遠遠大于人類對蛇的恐懼。絕大多數蛇看到人的第一反應是迅速逃跑。除非被捕捉、踩踏陷入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會咬人。

Q7:蛇會吃人嗎?

蛇可以吃人嗎?絕大多數的蛇沒有吃人的習性。只有極個別情況下在東南亞某些地區(qū)巨型的網紋蟒會誤將人類作為獵物,這樣的事件在歷史上屈指可數。

Q8:蛇在人類文化中有著怎樣的形象?

在不少文化中,蛇身上都籠罩著濃厚的神秘色彩,中國的傳說中伏羲和女媧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西方國家也將蛇類認為是神靈,救護車上的蛇徽就是蛇纏繞拐杖的形象。

Q9:在野外遇到蛇怎么辦?

野外遇蛇,切勿挑逗!蛇通常更怕人,多會主動避讓。若蛇不逃,應主動讓路,如山間可向上行將其引向低處;草叢中遇蛇,輕跺腳驅趕,若無效,可用棍輕撥,避免重擊。保持冷靜,安全第一。

作者:史靜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方向博士

出品:科普中國

監(jiān)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中科數創(chuàng)(北京)數字傳媒有限公司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