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地球生命起源于“左撇子”,可能與太空輻射有關(guān)!
來源:新浪科技
發(fā)布時間:2020-05-30
瀏覽次數(shù):1263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如果你仔細觀察過花園中的蝸牛,你可能會注意到一個奇怪現(xiàn)象,多數(shù)蝸牛殼朝向一個方向旋轉(zhuǎn),有時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某個蝸牛殼是反方向旋轉(zhuǎn),但是這種例外現(xiàn)象極其罕見。

  這種結(jié)構(gòu)鏡像是一種被稱為“手性”或者“偏手性螺旋”的現(xiàn)象。在分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就像蝸牛殼一樣,分子也會朝向一個方向或者相反的另一個方向旋轉(zhuǎn),這就是所謂的“同手性”特征。

  天然氨基酸是蛋白質(zhì)的組成部分,它們幾乎都是左旋結(jié)構(gòu),或者說是“左撇子”,而那些構(gòu)成RNA和DNA的天然糖,幾乎都是右旋結(jié)構(gòu),或者說是“右撇子”。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你用另一種形式的分子替換任何一個分子,整個系統(tǒng)就會崩潰。

  人們認為“手性”可能是生命出現(xiàn)的必要條件,但我們并不知道它最初是如何形成,以及為什么會出現(xiàn)?科學家最新提出一種可能性解釋,即生命是由來自外太空的強大力量塑造的,與太空輻射有密切聯(lián)系!

  更具體地講,是與宇宙射線對地球大氣層轟擊有關(guān),宇宙射線是以高能粒子的形式輻射,例如:原子核和質(zhì)子,它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銀河系中不斷涌動。

  高能天體物理學家諾米爾·格洛布斯(Noémie Globus)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凱維利天體物理粒子和宇宙學研究所客座教授,他說:“我們認為地球上生物偏手性特征與磁性極化輻射進化有關(guān),輻射導致生物的一個細微差別的突變可能促進基于DNA的生命進化,而不是它的鏡像?!?/p>

  宇宙輻射就像其他形式的輻射一樣,增大了生物體的細胞突變率,在地球上,我們受到大氣層和磁場的保護,這就是為什么當宇航員進入太空會增大癌癥風險率。

  地球磁場使大量宇宙輻射偏轉(zhuǎn),沒有發(fā)生偏轉(zhuǎn)的物質(zhì),在進入大氣層后會衰變?yōu)榛玖W?,當這些粒子到達地面時,大多數(shù)宇宙輻射只能以介子的形式存在。

  介子的壽命比許多基本粒子更長,平均為2.2微秒,因為它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可以在地下幾百米快速移動,然后衰變?yōu)殡娮?,介子和衰變形成的電子,也會以相同的方向被極化。

  這對當前的生命形式影響并不大,但是研究人員表示,早期生命作為自我復制分子出現(xiàn)的時候,會比當前脆弱許多。這些早期分子看起來更像是實驗室里制造的分子——兩種手性特征數(shù)量均衡,但是持續(xù)不斷的磁性極化介子可能引起一個非常小、但非常持久的手性偏差。

  隨著時間推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歷經(jīng)數(shù)十億代生物繁衍,這種影響可能會以一種手性形式首次開始突破,然后占據(jù)主導地位,剩下的另一種形式越來越少。

  斯坦福大學理論天體物理學家羅杰·布蘭福德(Roger Blandford)說:“這有點兒像拉斯維加斯的賭博輪盤,一些人可能會紅色輪盤區(qū)更感興趣,而不是黑色輪盤區(qū)。對于擁有多年經(jīng)驗的賭場玩家,他們發(fā)現(xiàn)那些習慣賭紅色輪盤區(qū)的人會賺到錢,而那些賭黑色輪盤區(qū)的玩家輸?shù)母怕矢??!?/p>

  現(xiàn)在科學家無法追溯至幾十億年前分析當時的生物分子進化,但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判斷手性特征是否合理,例如:我們可以將細菌浸泡在磁極化輻射,并測量突變率。該試驗可以告訴我們,極化是否真的引起手性偏向。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意味著生命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同手性特征并非是地球獨有的,因為宇宙射線在整個宇宙中無處不在,那么這種同手性特征可能也存在于其他地外生物。(葉傾城)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科學防控】,學習疫情相關(guān)科普知識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guān)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