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國科普資源名錄網!
大賽
積分商城
會員登錄
注冊
首頁
資源名錄
知識
自然
生活
人文
天文
軍事
科技前沿
航空航天
視頻類
安全
音頻類
其他
我的科普行
海洋
有趣的天文奇觀
一句話科普
活動
研學營/冬夏令營
公益科普
團體定制
進學校
科普大講堂
嘉年華/集市
科普課堂
進基地
科普產品
少年博物
科普小講師
桂深科普
進基地
數字科普
線上課程
科普師
游樂園
有趣的天文奇觀
比賽
科普書籍
資訊
科普新聞
科普成果
科普活動
科技周
科普月
科普學分制
科技志愿
數字科普
科教聯(lián)
科教聯(lián)簡介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基地
科普師(雙證)
賽事
全站
知識
活動
資訊
互動
科普師
科普志愿者
微信咨詢
微信咨詢
咨詢QQ
3394522630
咨詢電話
0755-83231425
公眾號
TOP
首頁
>
知識
>
人文
人文科普:《文化的江山》一部獨特的中國文化史
來源:
光明日報
發(fā)布時間:
2020-02-15
瀏覽次數:
1286
? 來源:光明日報
??原本,文化是文化,江山是江山。前者是人類創(chuàng)造活動的作品,代代流傳,代代創(chuàng)造。江山屬于自然,無非山川草木,是人類活動的背景、資源和舞臺?,F在劉剛、李冬君創(chuàng)造了一個概念叫作“文化的江山”,文化于是具備了自然的面貌,而江山也擁有了文化的品格。學術與文化,概念是創(chuàng)新的核心,非虛言也。
? 中信出版集團新近推出12卷巨著“文化的江山”,已經面世的是四部,即《文化中國的來源》《王朝中國的確立》《中國風雅頌》和《中國軸心期》。探索早期中國的文化歷程,四部著作已經風格盡顯,加上隨后趕來的八部書,一部獨特的中國文化歷史畫卷,就這樣突如其來地鋪展開來。恍惚之間,頗有應接不暇的感覺。
? “文化的江山”是通過文化的途徑和對文化的觀察來理解中國,這既不是通常意義下的文化史,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中國歷史。文化,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當我們把文化與政治、經濟、社會區(qū)別討論的時候,這時的文化是屬于狹義的文化。當我們把政治、經濟、社會都置于文化的平臺上看待時,這時的文化屬于廣義的文化。在不同的文化體系之間,廣義的文化概念有特指某種文化的意涵,但在同一個文化體系之內,經常使用廣義的文化會導致狹義的文化空間被擠壓,喪失其本來的價值。大概就因為如此,“文化的江山”的作者特別強調“文化中國”的立場,堅持用文化的立場理解和書寫中國的文化歷程。
? 與“文化的江山”相對應的是“王朝中國”,即從政治的立場理解中國歷史。作者認為,用“王朝中國”的立場理解、書寫中國歷史是中國最主流的立場,一部“二十五史”,以王朝為單位書寫歷史,是典型的“王朝中國”立場。在“文化的江山”一書的引言中,作者以“發(fā)現文化的江山”為題,開宗明義地表明鮮明的立場:
? “歷史上,其實有兩種中國史觀。
? 一個是二十五史里的中國,叫作王朝中國。
? 一個是貫穿了所有王朝的中國,叫作文化中國。
? 所有王朝,都在興亡交替中,短則數十年,長則二三百年,都難逃一亡;唯有文化中國越千年,歷百世,還在發(fā)展,凝然而成文化的江山。”
? 中國的江山不僅是王朝的,更是文化的,文化比王朝更耐久,更有生命力,更有價值。這是“文化的江山”的基本觀念,既是核心理念也是分析理路。如果說,此前更盛行的中國歷史閱讀法是“王朝中國觀”,那么本書提倡和實行的則是“文化中國觀”。因為立場鮮明,觀點清晰,前者可以稱作中國歷史的“政治主義”,而“文化的江山”堅持的可以稱作“文化主義”。讀書界的未來反應,“知我罪我”關鍵就在這里。
? 要重新梳理中國的歷史,無法回避遠古的探索。“文化的江山”第一部《文化中國的來源》,是要從文化主義的立場找到文化中國的最初源頭。作者從半坡的彩陶入手,用一束文化的光源照亮彩陶,在一個石器的時代,找到了引領未來的“彩陶之光”。這束光,跨越千萬里,照進紅山文化遺址,于是有了“石靈之光”。之所以重視紅山文化,因為作者的思想中有一條玉的光束,而紅山文化是現在所知中國大地上最早的玉文化呈現。作者心中有光,石頭也被照亮,書中說“人類靈性的花朵,先在石頭上盛開,從石頭蔓延到萬物,而使萬物有靈”?!墩f文解字》說“玉,石之美者”,玉就是石頭的美麗代表。人類最初的靈光一現,便是牛河梁遺址上的片片玉器。從彩陶到玉器,作者的觀點很重要,他認為這就是文化中國,很久遠很美麗。先有文化中國,后有王朝中國,所以文化中國更重要。
? 文化中國,玉器最有代表性,從河姆渡到良渚文化,正是文化中國的創(chuàng)新期。良渚文化與河姆渡有層累關系,玉器制作發(fā)達,是良渚文化留下的深刻印記。河姆渡沒有趕上古國的頭班車,但良渚文化中卻頗多早期國家的痕跡。當然,文化中國并沒有貫徹始終,很快,變遷發(fā)生了,文化中國遭受王朝中國的替代。作者是通過怪力亂神的《山海經》來闡發(fā)這個過程的?!皬纳裨挼綒v史,《山海經》的世界,貫穿了三個時代,包含了兩個中國”?!叭齻€時代,分別是彩陶時代、玉器時代和青銅時代。從彩陶時代到玉器時代,是文化中國從濫觴到形成的時期;從玉器時代到青銅時代,是文化中國向王朝中國的過渡時期。”作者從兩個夸父的例證入手,證明夸父這位純粹的神話人物后來發(fā)生轉化,他也參與早期王朝中國的塑造。導致這個重大變遷的力量是暴力,即戰(zhàn)爭。
? 看看你所知道的青銅器吧,充滿了暴力美學。作者把青銅時代與王朝中國聯(lián)系起來,依據充分?!皣业膩碓矗瑥奈幕J同轉向武力統(tǒng)一;國家的前途,從和平發(fā)展轉向征戰(zhàn)立國;國家的制度安排,從尚賢制轉向世襲制,從‘天下為公’的公共權力轉向‘家天下’的君主專制”。青銅器的發(fā)展路徑,就這樣帶動了王朝中國的發(fā)展。“來自青銅的劍影刀光,砸碎了玉的溫情與夢想,終結了玉器時代的‘詩與遠方’”。在王朝中國確立之后,文化中國并沒有煙消云散,它們以另外的方式滲透在王朝中國之中。
? 在早期中國的文獻和考古中尋找“文化中國”的存在,在王朝中國確立之后,這便是第三冊《中國風雅頌》的目標。作者的考察結論是,文化中國作為一個潛流始終存在,比如王朝中國與天下,文化中國屬于后者,相對禮樂與權力,文化中國屬于前者。不僅如此,每到中華面臨危難之際,文化中國就會挺身而出,承擔自己的責任。不過,從文化江山的立場出發(fā),會發(fā)現不同的學派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比如墨家對于文化中國的堅守強過儒家,儒家在總體上更像是彌合文化中國與王朝中國的綜合派?!霸谙惹刂T子的國家學說中,最有代表性的三派是儒家、法家和墨家。三家之中,法家是堅定的王朝中國派,墨家堅守著文化中國的理想,而儒家則在兩者之間搞平衡,正如他們自己所說的,這叫作‘指其兩端而用其中’的中庸之道”。
? 說法家是堅定的王朝中國派,這不會引發(fā)歧義,但把墨家看作是文化中國的代表學派,恐怕不會獲得齊聲贊同。比如道家,他們是更遠離王朝中國的一派,在批判王朝中國的時候,道教應該是最堅定的。對此,作者有自己思考。一方面,墨家是民間力量的代表。對于王朝中國的批判,除了批判的武器,也存在武器的批判,而墨家思想武裝了基層社會,狹義精神,深藏在民間,他們就是武器批判的基本力量。一旦王朝中國自廢武功,民間力量就會崛起,與文化中國結盟,奮力拯救中國。另一方面,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在理論上是老子思想的繼承人,所以《史記》才會把他們寫入一傳,就是因為發(fā)現了二者的一致性。
? 第四卷《中國的軸心期》,全面討論先秦諸子思想,作為軸心期的中國思想家,他們的思想鋒芒所在皆有,涉及的問題也幾乎都是百科全書式的。這些思想結晶,不僅能夠為王朝中國提供資源,也能為文化中國提供滋養(yǎng)。在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幾千年里程中,諸子思想始終是中國文化的淵藪,供應中國文化,源源不斷。
? “文化的江山”的作者,在梳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發(fā)現了一條堅實的“文化中國”紅線,于是很自然地成為中國文化自信派,不僅批評“王朝中國”的觀點,也自然遠離了中國文化自卑派。更為重要的是,作者對于王朝中國觀點的批判,不是借助外來理論,而是從中國文化的內部找到了“批判武器”的源頭活水,即中國文化?!坝腥苏f,傳統(tǒng)文化是政治文化,正如中國是王朝的屬性,不能脫離王朝而存在,文化成了政治的屬性,也不能離開政治而存在。這是站在王朝中國的立場來看文化中國,看到了文化中國與王朝中國相結合的那一面??梢坏┩醭问轿?,天下安危就要靠文化中國來擔當了。當國家分裂時,文化中國便是歷史的統(tǒng)一體,為國家統(tǒng)一提供范式;當改朝換代時,文化中國以民本為基地,為革命者提供合法性依據;當異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中國時,文化中國依然屹立,或以夏變夷,或革命攘夷。正是有了文化中國的存在,我中華民族歷數千年,而至今未訴衰?!币灾袊幕鉀Q中國問題,如同動員自身抗體,這當然是根本之道。
? 于是,與文化中國相對應的王朝中國就成了重要的對話者。對于王朝中國的觀點,相信中國讀者都不陌生。從狹義的視角看,政治與文化都是大文化觀的一部分,各自承擔著不同的義務,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歷代政治制度、帝王將相和政治活動,都是王朝政治的主要內容。政治與文化既然屬于不同的領域,自然會存在分界,只要有分界,就難免不會相互影響,彼此滲透。但是,對于中國歷史的理解,我們的史學比較強調政治發(fā)揮的作用,按照文化中國的觀點,這種強調政治作用的觀點已經夸大了政治的力量,對于歷史認識,夸大就會失真。了解作者的學術經歷,我們的理解會進一步深化。在中國歷史的認識上,強調政治的作用,是史學界的普遍情況,而具有代表性的學者,大約非南開大學的劉澤華先生莫屬。劉先生提出“王權主義”概念,用來表達政治權力的擴張和壟斷性?!拔幕慕健钡膬晌蛔髡?,都是劉澤華先生的研究生,李冬君還跟劉先生讀完博士,并留校任教,所以他們十分熟悉劉先生的學術觀點。劉先生設立“王權主義”概念,是為了更深入理解中國古代歷史,而王權主義現象正是劉先生力主批判和否定的一種政治傳統(tǒng)。
? “文化的江山”作者認為,在認識中國政治傳統(tǒng)問題上,王權主義是一把手術刀,深刻而準確。但是,超出政治范圍之后,王權主義的鋒芒便遭遇困難。曾見到《東方歷史評論》上刊登作者的一篇文章《尋找“文化中國”的起點和入口》,作者清楚地介紹了自己的學術歷程。有關王朝中國問題,對話幾乎就是王權主義?!巴鯔嘀髁x能不能囊括中國政治文化或傳統(tǒng)文化的全部?如果全部囊括了,那么對傳統(tǒng)的批判本身,以及對自由之思想和獨立之精神的追求,來自哪里?反傳統(tǒng)的動力又是從哪兒來的?”從問題的提出,能看到作者的思考,也能看到學術的代際傳統(tǒng)與發(fā)展。學術的基本規(guī)律是繼承與發(fā)展,沒有繼承的發(fā)展是另起爐灶,沒有發(fā)展的繼承只能是照本宣科。劉澤華先生強調“王權主義”理論,在劉剛、李冬君2009年出版《文化的江山》時曾參加過相關的宣介活動,對于學生的新建樹,表現出導師的支持與自豪。劉先生一貫鼓勵學生提出有別于自己的新觀點,認為這才是學術發(fā)展的正道。如今,劉剛、李冬君的建樹再次升級,劉先生若能得知,相信一定會滿心喜悅。
? 王朝中國與文化中國,在中國歷史的幾千年歷程中,到底怎樣補充,怎樣抵觸,怎樣共同推動了歷史前行,許多問題依然有待于深入研究?!拔幕慕健眳矔S后還有八部著作在排隊出版,相信會有持續(xù)的論證?,F在,有兩個基本的學術理路擺在這里,政治的叫王朝中國(或王權主義),文化的叫文化中國,到底誰更適合中國歷史的實際?前路已經開辟,且待來人抉擇。
? “文化的江山”叢書的作者劉剛、李冬君,是一對學術夫妻,以文化江山為核心,他們的研討至今超過十年。2009年,他們出版同名的《文化的江山》上下冊(山西人民出版社),可以看作是如今著作的綱領。此后,又出版了《自由的款式》(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是一部歷史文化隨筆。2015年,又出版《回到古典世界——從希臘到中國》(中信出版集團),探索古代世界的歷史走向。即使后來的兩部書,核心的話題依然是“文化的江山”?,F在,我們讀到四卷本“文化的江山”的很多金句和精彩結論,許多都能在上面三部書中找到最初的原型。學術的發(fā)展,在積累中探索進步,學術界如此,學者個體也無不如此。
? 不僅是學術思想,即寫作風格,“文化的江山”也保持了統(tǒng)一性。這不是標準的學術論文或專著,更恰當地說應該是學術散文,一些比喻和想象,如同詩一樣具有擴散特性。很多章節(jié)都圍繞著同一主題進行,有的章節(jié)也會涉及多個問題。汪洋恣肆,天馬行空,這樣的文風一定會讓很多讀者擊節(jié)欣賞,也會讓一些讀者很不習慣。溝通古今,中西橫議,要想很好地跟上作者的節(jié)奏與話題,讀者的知識儲備需要稍加豐富。
? “文化的江山”是學術的縱橫議論,并不關注具體歷史知識的普及。但考慮到讀者的不同需要,每一章的后面,都會有一節(jié)設計感極強的文字,補充基本知識,配滿相應圖片,美輪美奐。這是圖文并茂的古老傳統(tǒng),因為今天的圖版能夠做到繽紛別致,自然超出傳統(tǒng)插圖太多。當然,如果為了保證思考的節(jié)奏,也可以直接進入下一章。
?更應該關注的是作者的觀點是怎樣形成的。作者十分強調文化個體性,這部作品體現了怎樣的文化個體性呢?不管是學術經驗還是其他經驗,時代的總結與個體的總結都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學術建設,個體的體驗與發(fā)現是十分關鍵的。在歷史研究中,怎樣展現個體性?除了在學術觀點、方法等對前人的繼承發(fā)展,個性的文化體驗是不可忽略的。十多年以前,作者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唐朝重要,還是唐詩重要?”作為唐史研究者,這個問題讓我陷入沉思。唐詩產生于唐朝,從這個意義上說,唐朝重要,沒有唐朝就不該有唐詩。但更嚴重的事實是,唐朝已經湮滅一千多年,唐詩依然活躍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個電視節(jié)目詩詞大會,竟然能舉國若狂。作為一種文化結晶,唐詩一直在滋潤中國人的生活,一直為中國人提供文化享受。如此說來,當然是唐詩更重要。原來,這就是“文化江山”的邏輯起點,所有的王朝都會走向湮滅,只有文化會生生不息。一個時代,只有創(chuàng)造出不朽的文化產品,才會變得不朽,否則除了變成時間符號,再無意義。
? 唐朝與唐詩的問題,與其說是一個學術論證,不如說是一個文化體驗。個性的文化體驗,上升為學術觀點,只要獲得史料的支持和邏輯的合理論證。在最終的學術產品中,最初的體驗在論證過程中完全可以略去,然而,作為學術發(fā)現原點,個性體驗顯然是需要肯定的。所以,從“文化的江山”叢書中,我們不僅需要了解作者的觀點,也要看到作者獨特學術思路的來龍去脈,尤其要承認文化個體性體驗的積極意義。
?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打賞
推廣
分享到:
喜歡此文章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打賞我們
我們將寫更多精彩的文章
近期活動
【活動招募】2024年龍華區(qū)科普嘉年華進社區(qū)系列活動第十五站走進龍華街道玉翠社區(qū)
2024-12-01 00:00 開始
深圳市龍華區(qū)玉翠社區(qū)高坳新村小廣場
?【活動招募】?2024年龍華區(qū)科普嘉年華進社區(qū)系列活動第十四站走進龍華街道油松社區(qū)
2024-11-30 15:00 開始
深圳市龍華區(qū)油松社區(qū)香緹雅苑西北2門廣場
【活動招募】2024年龍華區(qū)科普嘉年華進社區(qū)系列活動第十三站走進龍華街道和聯(lián)社區(qū)
2024-11-24 00:00 開始
深圳市龍華區(qū)和聯(lián)社區(qū)奮斗者廣場
關注我們
加入科普活動群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認識科普小朋友
成為科學小記者
深i科普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推薦文章
逢冬至 識“餃”子
2024-12-20
中國茶器,何以讓世界茶人癡迷
2024-12-18
干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 ——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fā)明創(chuàng)造
2024-12-10
“結賬”與“結帳”,孰是孰非
2024-11-30
白陶:商代文化的縮影
2024-11-30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認識科普小朋友
成為科學小記者
上一篇:
二月二龍?zhí)ь^你不知道的習俗
下一篇:
人文科普:網絡文學正在實現新超越
合作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
科普中國
湖泊科普網
甘肅大眾科普網
廣西科協(xié)
濟南科協(xié)
龍巖科普網
深圳市慈善事業(yè)聯(lián)合會
深圳義工
中國科普網
山西科普網
深圳科學館
更多 >>
友情鏈接
飛亞達
食安科普
貝殼紅文化藝術館
文愷科技
成都科普
豆豆機器人空間站
研學教育
生態(tài)中國網
歡樂智造
深圳科博會
研究生留學
聚師網
嘉定培訓網
深圳觀鳥協(xié)會
深圳生活網
廣東科技報粵科網
國家基因庫
未來公社教育
青苗兒童口腔
九州財經網
小碼精靈
微科普
智慧氣象天文
觀度科技
雛雁部落
天鷹兄弟
深圳光明農場
科普科幻作文大賽
巨影3D打印
博爾航空
韓端機器人
織染印游城
深圳弘揚烙畫藝術
愛匯百變教育集團
萬語網
更多 >>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網
地址
深圳市福田區(qū)上步中路1003號 深圳科學館701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招賢納士
法律聲明
廣告服務
企業(yè)合作案例
進社區(qū)
網站地圖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9122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