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什么?這樣的雞蛋竟是"激素雞蛋"?
來源:科普中國
發(fā)布時間:2021-06-02
瀏覽次數:595

本文專家:王思露,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中華人民共和國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

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jiān)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雞蛋

是大家日常生活中

再熟悉不過的食物

不僅價格適中

而且營養(yǎng)豐富

老少皆宜

深受眾多人的喜愛

但最近

一些關于如何辨別激素雞蛋的視頻

在網上廣泛傳播引起眾多人關注

那么

“激素雞蛋”真的存在嗎?

網傳的鑒別辦法可信嗎?

一起來看

“激素雞蛋”真的存在嗎?

事實上,雞蛋本身就含有一些激素,比如黃體酮(一種由卵巢黃體分泌的天然孕激素)。雞蛋中的“內源性激素”不會對身體產生健康威脅。

與內源性激素相對的是“外源性激素”,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一些不法商家在飼料當中非法添加各種激素類藥物的情況,以此來收獲更高的經濟效益,此舉是違法行為,存在安全風險。

我國從未批準“激素類藥物”用于動物促進生長,對于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雞蛋,是不會含有外源性激素的,安全性更高。

那么,網上瘋傳辨別激素雞蛋的的方法可信嗎?接著來看…

網傳鑒別激素雞蛋的方法可信嗎?

事實上,無論是文章還是視頻,其中所闡述的“鑒別方法”不存在任何科學原理,無論是看顏色還是品鑒味道,再或者其他的方法,皆存在較大瑕疵,不可以相信。

如果實在想驗證自己購買的雞蛋是否為“激素雞蛋”,可以到正規(guī)的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或專業(yè)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這樣檢測出的結果更為靠譜,值得信賴。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人說雙黃蛋就是因為添加了激素產生的,這種說法是不是真的呢?

雙黃蛋是因為添加了激素?

真實情況是,雙黃蛋的產生主要與母雞所排的卵黃數量有關。

正常情況下母雞只會排出一顆卵黃,所以就會產生平常大家所見到的普通雞蛋,當母雞連續(xù)兩次排卵的時候,這兩個卵黃就容易包裹在一起,成為雙黃蛋,有時候甚至還會出現三黃蛋。

另外,從原理角度來看,營養(yǎng)過剩會導致雞蛋內的激素異常,可能會提高雙黃蛋的出現概率。

人為給雞鴨打激素來提高產雙黃蛋產率從理論上來說是可行的,但是,目前世界各國都禁止在雞鴨養(yǎng)殖中使用激素。所以,大家不必恐慌。

那有沒有黑心商家鉆空子呢?

其實就算有這樣的激素,其價格也比較昂貴,而雙黃蛋本身的市場價格并不高,所以養(yǎng)殖場給禽類打激素提高雙黃蛋率的可能性很小。

換而言之,即便是真的有養(yǎng)殖場通過激素獲得了更多的雙黃蛋,激素影響的也是母系禽類本身,激素并不會進入到雞蛋中。

所以,對于為數不多的雙黃蛋,大家放心食用。

買雞蛋時應注意什么?

大家購買雞蛋,一定要到大型超市或者正規(guī)農貿市場購買,這類地方售賣的雞蛋是正規(guī)養(yǎng)雞廠生產的符合國家標準的雞蛋,安全系數高,以降低食品安全(衛(wèi)生)問題的發(fā)生風險。

吃雞蛋時應注意什么?

1、雞蛋雖好,也要限量

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在其他食物(肉類、魚蝦、奶類)正常攝入的基礎上,每周吃雞蛋最好不超過7個。

也就是說,正常人建議每天食用1個雞蛋,對于兒童、孕產婦、哺乳期女性等對蛋白質需求比較高的人群,建議每天可以吃1—2個雞蛋。

當然,假設本身已經吃了很多瘦肉、動物內臟、海鮮等高蛋白質、高膽固醇的食物,則應該減少雞蛋的攝入量。

2、一定要吃完全煮熟的雞蛋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愛吃生雞蛋或者溏心雞蛋,這樣的雞蛋往往會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它可能存在細菌污染等問題,容易導致食物中毒;另一方面生雞蛋蛋清中的抗生物素會影響雞蛋營養(yǎng)的吸收。

因此,從安全和健康兩方面考慮,建議大家一定要吃完全煮熟后的雞蛋。

除了激素雞蛋以外,網上還有激素黃瓜、激素草莓、激素螃蟹等食物的傳聞,大家一定要科學看待,注意辨別,切不可盲目相信。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