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吉日,指的是諸事皆宜的日子。是以“十二神煞”中的“青龍、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匱”稱為六黃道日,又以“十二值日”中的“除、危、定、執(zhí)、成、開"為小黃道日。這黃道六神值日之時,諸事皆宜、不用避兇忌,即為“黃道吉日”。
黃道吉日中的“黃道”是怎么來的?
黃道,指的是地球軌道面在地球上的投影。平常所說的十二星座,指的就是黃道十二宮,就是位于黃道帶上的十二個星座,人們可以根據(jù)太陽所處于黃道上的位置來判斷季節(jié)和日期。
在古代的時候,星象不僅用是用來推算歷法的,還可以預測兇吉,人們把日辰的十二地支分別與十二星宿天神相配,稱之為某神值日。就是子日青龍,丑日明堂,寅日天刑,卯日朱雀,辰日金鷹,巳日天德,午日白虎,未日玉堂,申日天牢,酉日玄武,戍日司命,亥日勾陳,其中青龍,明堂,金鷹,天德,玉堂,司命這六個星宿是吉神,故稱為六黃道,其余的就是六黑道。當六黃道值日的時候,諸事皆宜,不用避兇吉,也就是我們說的黃道吉日。
黃道日分為兩類
小黃道日和大黃道日兩類。大黃道日通常以青龍黃道為首來進行推算,有六個黃道吉日和六個黑道兇日;同時,每日的十二個黃黑道時辰也用大黃道來推算。小黃道日是以月建為首順排的十二建星。如果沒有大黃道日可用,就選小黃道日。
中國傳統(tǒng)的歷法,基礎就是按照天干地支的排列組合與循環(huán),而循環(huán)就意味著周而復始,同時也意味著再現(xiàn)。正是這種“再現(xiàn)”讓選日子,避吉兇有了意義。古人制定的歷法,就是根據(jù)日月星辰來確定吉兇之日的。星辰是確定日子的關鍵所在,而公歷上則不需要考慮這些,也就沒有了宜忌之說。
傳統(tǒng)歷法融和了公歷、農歷和干支歷等多套歷法為一體的一本歷書,也稱之為黃歷,又稱老黃歷。是一種和趨吉避兇相關規(guī)則和內容的歷書。歷書是古代帝王遵循的一個行為準則,也是由皇帝頒布的歷法,所以人們才把歷書稱為“皇歷”;辛亥革命以后推翻了帝制,取諧音把“皇歷”改稱“黃歷”。
黃歷里面不但包含了天文氣象、時令季節(jié)而且還包含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一些禁忌。里面的內容是指導中國勞動農民耕種的時機,也稱農民歷;黃歷主要內容為二十四節(jié)氣,每天的宜忌、干支、值神、星宿、月相、生肖運程、吉神兇煞等。
古時以星象神煞來推算兇吉禍福,推算擇吉的難解就是在于神煞。而所謂的神煞,只不過是天地間日月五星運行的規(guī)律以及它們相互間的關系而已。神煞就是這些規(guī)律或關系的代名詞,并不是真的有叫做某某的神或煞存在。選日子其實就是根據(jù)神煞擇來選的,實質上就是按照天地自然的規(guī)律辦事。
神煞有年月日時之分,各有所主,吉日的選擇主要是對日的選擇,就象算命術一樣重視日干,但吉日的選擇并不是不顧年、月、時的吉兇,而要相互觀覽,綜合選擇。
擇吉日的基本原則就是八個字:“以事為綱,以神為目”,或者是“以事為經,以神為緯”。這兩句話的意思都是說,選擇吉日因事而起,根據(jù)所辦事情的性質去尋找最能帶來大吉大利的善神,同時明確最可能造成大災大難的兇神惡煞,然后推算出六神值日的時候,這便是所需要的“黃道吉日。”然后推算出兇神惡煞所值之日,這便是避忌的“神煞”。
因此,擇吉的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日子里有哪些神煞,其吉兇宜忌如何,接著根據(jù)所要辦理的事情,尋找最適宜于它的吉神,以及它最忌諱的兇神,趨吉避兇。從原則上說,每一位事情,都有一至若干個最適宜于它的吉神和為它所忌諱的兇神。所辦事情明確,所宜所忌神煞清楚,然后根據(jù)諸神煞之所從起,逐一推排,即可獲得所需的吉時吉方。
擇吉步驟
首選黃道日,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生辰八字來進行擇日,再過濾掉民俗的忌日,最后每日的宜忌按照“建除法”的規(guī)則去挑選,這時所挑選的日子就是最適合自身的。
首選黃道吉日
黃道吉日是指“青龍、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匱”六神所在的日子。
使用八字擇日
使用自身的年歲干支信息與當日的五行干支信息進行運算,去掉沖、克、刑、害對自身不好的日子,挑選有助自身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