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春風徐來,冰雪融化,萬物復蘇
如此美景在今天卻被一場
波及襲擊10余省市的沙塵暴所打破
它來得如此突然、如此猛烈
今天就來聊聊沙塵暴那些事兒
什么是沙塵暴?它來自哪里?
從古至今
沙塵暴就一直存在
史書以“雨土復地,亦如霧”來記載沙塵暴
說起沙塵天氣
很多人想起的第一個詞就是沙塵暴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黃沙飛舞”
都被稱為沙塵暴
沙塵天氣是指風將地面上的
塵土、沙粒卷入空中
使空氣混濁的一種天氣現象統(tǒng)稱
氣象學上,它們有著明確的等級劃分
根據水平能見度和風力大小
沙塵家族被分為浮塵、揚沙
沙塵暴、強沙塵暴和特強沙塵暴五個等級
主要的能見度指標依次是<10千米
1~10千米、<1000米
<500米和<50米
圖自:中國氣象報社
沙塵天氣的形成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一是要有大風或者持續(xù)強勁的風力
這是沙塵的動力源
二是要有足夠細小的沙子
同時它也是沙塵的“物質基礎”
最后一個要滿足大氣條件的活躍性
大氣運動足夠劇烈
才能使沙塵卷得更高
我國沙塵源分布相對固定
最主要是來自于蒙古國
以及中亞地區(qū)的沙漠戈壁
還有一部分來自于我國本土的沙漠
這次沙塵天氣過程形成原因主要是
蒙古氣旋加冷空氣大風攜帶沙塵向下輸送
蒙古氣旋+冷空氣
這樣的天氣系統(tǒng)配置模式也是
我國冬春季沙塵天氣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底圖自中央氣象臺
蒙古氣旋偏強
內蒙古地區(qū)氣溫異常偏高
導致沙源地解凍
大風經過沙源地時便會卷起更多的沙塵
這些因素都助長了此次沙塵天氣的強度
此圖可見內蒙古地區(qū)在過去十天中
氣溫高得發(fā)“紫”
圖自中央氣象臺
此外,當沙塵來臨的時候
太陽光在穿過空氣里
塵埃顆粒時會發(fā)生散射
波長更長的紅光被散射掉
只留下了偏藍的光透過大氣被我們看到
因此當較強沙塵來臨的時候
我們看到的太陽會呈現出淡藍色景觀
來自地理君現場的拍攝
今年還會有沙塵暴嗎?
往年進入三月以后
北方沙塵天氣便進入高發(fā)期
但是近年來
沙塵天氣過程有明顯減少的趨勢
尤其華北地區(qū)更少見如此強度的沙塵天氣
圖自中國天氣網
一方面得益于大面積的植樹造林工程
“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等
一系列生態(tài)工程的實施
極大地促進了植被覆蓋的狀況
使得地表土壤的抗風蝕作用顯著增強
另一方面在內蒙古、新疆等沙源地
春季降水量出現增多趨勢
平均每年增加2.3 毫米
可別小看這2.3毫米
正是有了它,空氣濕度才增大
利于土壤保墑和植被生長
從而抑制了沙塵暴的發(fā)生
圖為2017年5月初
東北地區(qū)經歷的一次沙塵過程
同樣是由一個蒙古氣旋所導致
沙塵天氣過程雖然呈下降趨勢
但坦白講,它不會完全消失
如果要消滅沙塵暴
就要消滅沙塵暴的來源地——沙漠
以人類目前的能力無法消滅沙漠
以及形成沙漠的自然條件
根據氣象資料
3、4、5月都是沙塵頻繁出現的時期
盡管出現次數在逐漸減少
但不代表沙塵強度會減弱
在全球氣候變暖、拉尼娜減弱的大背景之下
各種極端天氣層出不窮
因此還要時刻關注臨近的天氣信息
做好充足的預防措施
圖自中國天氣網
沙塵暴真的百害而無一利?
當沙塵天氣來臨的時候
人們盡量不要到室外活動
出門也要佩戴口罩等防塵用品
強烈的沙塵會遮蔽日光,引起能見度降低
嚴重影響交通安全
陰沉的天空還容易使人心情沉悶
大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增加
加劇了大氣污染,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威脅
此外,沙塵暴過程還會使得土壤風蝕
沙漠化加劇
對農田和草場的土地生產力造成嚴重破壞
那么沙塵暴是不是就百害而無一利呢?
不,它也有優(yōu)點呢!
第一沙塵暴有助于海洋生物的生長
沙塵粒子越微小
在空中飛行的距離就越長
沙塵暴每年把上千萬噸的沙塵微粒
從中國西北和蒙古國等干旱地區(qū)攜出
灑落到廣闊的太平洋
給大洋中的生物帶來一場營養(yǎng)豐富的盛宴
帶來了海中常常缺乏的鐵和磷
這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所需的重要元素
來自撒哈拉的沙塵暴正飛躍大西洋
第二沙塵暴能凈化空氣,緩解酸雨
這是因為沙塵形成的氣溶膠里面鈣含量高
降落過程中可以吸收煙塵
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
氧化硫等有害物質
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除此以外
沙塵中豐富的堿性陽離子
能有效地中和酸雨
減少酸雨對生產生活的不利影響
酸雨影響下的植被
第三沙塵暴間接地促進了
華北平原土壤的肥沃
每年中國西北部沙漠
戈壁的風沙漫天漫地灑過來
都要在黃土高原上留下一層薄薄的黃土
在沙塵自西向東的運輸過程中
冬季風會加強這一趨勢
而溫暖濕潤的夏季風卻會減弱這一趨勢
夏季風給華北大地
黃土高原帶來了豐沛的降水
這降水一方面把黃土高原上
黃土侵蝕掉并帶向下游華北平原
堆積而成為肥沃的土壤
另一方面也把大量黃土帶入了海洋
在海洋里沉積下來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7年10期
大千世界,變化萬千
陰晴冷暖,關系你我
雖然強沙塵天氣
在整個冬春季不常出現
但是一旦出現
對生活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我們能做的除了做好防塵措施之外
還要關注最新的天氣信息
了解一定的相關知識
如果災害天氣真的來臨時
也要科學自救,將可能的損失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沙塵暴的杰作,中國國家地理,2003年第4期
2.數據告訴你,為何我國沙塵暴越來越少?中國天氣網,2018年04月10日
3.5月,北方“沙塵季”宣告售罄了嗎?中國氣象,2020年5月16日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