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檔《故宮賀歲》的節(jié)目成功吸引了大眾的目光,講述了很多關于故宮的故事。今年,故宮迎來了600歲生日!
這座始建于明永樂年間,并經(jīng)由明仁宗朱高熾登基開始正式成為明清兩代皇朝的國家機關所在地以及皇家居所,時至今日,已經(jīng)過去600年了!
今天筆者就帶您走進一個你可能聞所未聞的故宮,去一探究竟!
?
上圖_ 故宮舊照
故宮的建立與遷都北京
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朱棣下詔遷都北京。此時此刻,等待明代君臣的,是一座夢幻般的城市與一座天宮般的宮殿——紫禁城!這座宮殿是在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由明成祖朱棣下旨修建的,由蒯祥主持施工,江蘇武進人蔡信設計。從明永樂四年開始,一直到遷都的永樂十八年,用時十四年才完工!
北京紫禁城以南京皇宮為藍本,而規(guī)模更勝一籌——它占地72公頃,由大小數(shù)十個院落組成,共有房屋9999間半(據(jù)說天宮有一萬間,為了不超越天宮,也為了避免“滿招損”故而如此),周圍設10米高的宮墻和50多米寬的護城河,宮墻四隅有角樓,南面正中為午門。
故宮主要建筑分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主體,建在三層漢白玉石臺基上,是皇帝行使權力和舉行隆重典禮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主體,是皇帝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其兩側東、西六宮為妃嬪的住所。
?
上圖_ 故宮平面圖
故宮的風水
皇家建立皇宮是要講求風水的!
那么,故宮的風水表現(xiàn)在哪里?
首先要給大家普及一下古代的風水知識。古代的“風水”,講求的是藏風聚水,古人認為“風水”可以影響一個人的運勢;在用途上大抵分為陽宅風水和陰宅風水。
陽宅風水指的是活人生活的居所風水,包括家、府衙、廟宇等,這是由于人們認為陽宅的風水能影響生活的人的命運。
陰宅風水特指墳墓風水,人都死了怎么還講風水?這是由于古人認為一個人死后的風水能影響他的后世子孫的運勢。
一句話,無事不風水!
風水從自身講,分為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組成的大風水以及由自身格局構成的內風水。古人認為,一個建筑要與周圍的環(huán)境構成一種和諧的統(tǒng)一,同時,內部的構造也要和諧統(tǒng)一!
?
上圖_ 明代北京城
那么,故宮的風水其實也包括大風水和內風水!
先說說故宮與周圍建筑構成的大風水。
故宮,白天是國家政權的辦公場所,夜里是皇帝以及親屬(皇家)的居住場所!古人認為皇帝不僅是人間最高掌權者,還是天的兒子!所以特意選在北京的正中建立故宮,這就是故宮大風水的第一要務——中正。故宮外邊建立了一系列配套建筑,共同構造了北京的“中軸線”,而故宮正處在中軸線上。
故宮“中正”還體現(xiàn)在另外一個方面,當時明朝修建北京城時將北京城分為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北京城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宮城。不用說,故宮被兩層城墻包裹。
當年燕王定都北京,北京尚有元大都舊址,朱棣決定將宮殿中軸東移,使元大都宮殿原中軸落西,處于風水上的“白虎”位置,這是為了克煞前朝殘余王氣;同時,建設人工景山。這樣,主山(景山)---宮穴(紫禁城)---朝案山(永定門外的大臺山“燕墩”)的風水格局就重新形成了。故宮按照星宿布局。中國古代將天空中央分為太微、紫微、天帝三垣。紫微垣為中央之中,是天帝所居處。明朝皇帝將皇宮定名為“紫微宮”(紫禁城之名由此而來)。
?
上圖_ 景山公園與故宮位置所在
說完了大風水,再來說說故宮的內風水。
如果說故宮的大風水的特點是中正,那故宮的內風水的特點就是上和天數(shù)。
紫禁城中最大的太和殿布置在中央,后配中和殿、保和殿,這是為了象征天闕三垣。三大殿下設三層臺階,象征太微垣下的“三臺”星。以上是“前廷”,屬陽,以和偶陰奇陽的數(shù)理;“后寢”部分屬陰,也按紫微垣布局。中央是乾清、坤寧、交泰三宮,左右是東西六宮,總計是十五宮,合于紫微恒十五星之數(shù)。
?
上圖_ 故宮午門 舊照
故宮,消失的部分
明朝滅亡后,明代的故宮被清朝全盤接手,并沒有做過什么改動。但是后來由于一系列認為和自然有關的原因,做出了一些改動。而在建國后。紫禁城,原來從最外邊往里邊分為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由此可知,故宮最外邊最外端有一座大清門。這座大清門在北京中軸線上,原址在正陽門北側,現(xiàn)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邊一帶。但是這座大門已經(jīng)沒有了。
明代朱棣建立故宮的時候,與民間房子一樣,最外邊有一座大門,大門外有影壁。這座大門最開始被命名為大明門;1644年,大明滅亡,大清入關立國,接手故宮后,就把大明門改為“大清門”;1911年,大清也滅亡了,中華民國建立,又把“大清門”改為“中華門”。1949年,人民政府決定將這座大門拆除,建成了天安門廣場。
?
上圖_ 大清門 舊照
故宮,消失的名稱
你知道么,故宮不光有消失的部分,還有消失的名稱。主要是因為,大明滅亡后,滿清立基,當然要把過去的名字作一番改動,以適應新朝需要。上文提到的大明門改為大清門就是一例。
你可知道,故宮所有的大殿都改過名喲!
首先要說的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原來不叫“太和殿”!太和殿作為故宮最主要的大殿,改名可不止一次!
朱棣建立故宮后最初將太和殿命名為“奉天殿”,這是由于明代自稱受命于天,所以把首都命名為帶“天”字的,那時管南京成為“應天”,后來遷都北京,又管北京叫“順天”?!胺钐斓睢本褪呛瓦@一樣被命名,意味著“奉天應命”。后來,嘉靖四十一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改為“太和殿”。
?
上圖_ 1930年代 太和殿
中和殿原來成為“華蓋殿”,等到清朝改為“中和殿”;三大殿最后的“保和殿”原名“謹身殿”,也是滿清入關后改為“保和殿”。
值得一提到時,清代入關后,將所有宮殿的牌匾全換了,在新的牌匾上題上了滿文。
故宮,就是一座神一般的存在的地方,充滿的歷史的底蘊和氣息,有著說不盡的歷史話題。
?
文:牛奕達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chuàng)作,配圖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