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榴蓮為啥這么貴?吃榴蓮到底能不能喝酒?
來源:博物
發(fā)布時間:2021-06-09
瀏覽次數(shù):639

如果說十幾年前很多人對榴蓮的第一次了解來自榴蓮糖和榴蓮干,那么現(xiàn)在可真是完全不同了。感謝強大的現(xiàn)代物流,如今榴蓮已從“個大刺多聞著臭”的異域奇果,變?yōu)閲鴥?nèi)大超市里的???,不少吃貨都喜歡上它獨特的風味、口感。

而在榴蓮的老家東南亞,它更是極受歡迎的國民水果,甚至享有“熱帶水果之王”的尊號!我們請來了東南亞研究植物多年的作者曉洋,由他來講講榴蓮的魅力。

榴蓮味到底是臭還是香

遍觀整個水果圈,塊頭巨大、渾身硬刺的榴蓮,首先從視覺上就足夠霸氣,辨識度極高。而它帶來的嗅覺沖擊,更讓人難以忘懷:作家郁達夫曾形容,榴蓮的氣味“混合了臭乳酪與洋蔥的臭氣,又有類似松節(jié)油的香味”。應(yīng)該承認,國內(nèi)市場上的榴蓮,氣味多少有些偏“臭”。然而東南亞原產(chǎn)地市場上的榴蓮,卻是香氣四溢,相當醉人。

榴蓮的臭與香,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繁衍大計。野生榴蓮樹生長在茂密的雨林里,面臨著與其他樹木的激烈競爭。在傳播種子方面,它不依靠風力、小鳥或昆蟲,而選擇了強壯有力的動物作盟友——比如亞洲象、紅毛猩猩、獼猴、馬來熊和犀鳥。

碩大多刺的榴蓮果實,就是給它們的犒賞,只有它們能打開。榴蓮成熟時飄香幽遠,若是榴蓮樹多的話,方圓幾公里的林子都彌漫著“開飯”的味道,引來眾獸云集。

野生的榴蓮樹結(jié)果,你能找到果實嗎?

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動物園為紅毛猩猩慶祝生日,奉上榴蓮大餐。

沒被吃完的榴蓮,熟透后會自動掉落地面。不出兩天,榴蓮硬皮(外果皮)中的水分漸漸蒸發(fā),沿著表面的五條縫裂開,露出里面的果肉。果肉接觸空氣后,其中的硫醇類物質(zhì)被氧化,會形成硫化氫等多種揮發(fā)性的硫化物,從而散發(fā)出“臭雞蛋味”,繼續(xù)吸引食腐動物前來。

榴蓮的種子包在果肉里,大小如栗子。去掉種皮并煮熟之后也可以吃,但不宜多吃。圖片來自:123rf.com.cn

國內(nèi)的榴蓮主要從泰國進口,少數(shù)來自馬來西亞等國。運輸、上市往往長達數(shù)日,上架后難免有榴蓮?fù)夤ら_裂、果肉氧化,從而散發(fā)出臭味。如果你來原產(chǎn)地聞一聞新鮮榴蓮,相信會改變對榴蓮氣味的偏見。

上圖是小果榴蓮,是不能食用的野生榴蓮,果實只有大拇指那么大,堪稱世界上已知的最小榴蓮。

市場上的榴蓮品種頗多,但在植物學上它們都屬于“榴蓮”這個物種。榴蓮在傳統(tǒng)植物分類系統(tǒng)中歸入木棉科、榴蓮屬,在最新的分類系統(tǒng)中則歸入錦葵科,和棉花成了表親。榴蓮屬里還有30多種野生榴蓮,其中約10種也可以食用。

傳說“榴蓮”一名是明代時鄭和船隊所起,意為它的味道讓人流連忘返。說法雖浪漫,但其實鄭和的翻譯官在記載中稱它為“賭爾焉”——這和今名“榴蓮”以及英語里的durian一樣,都音譯自馬來語,意思是尖刺。

榴蓮為啥賣這么貴?

榴蓮味道讓人難忘,價格卻令錢包消瘦。在國內(nèi),普通的泰國榴蓮價格通常在15~40元/斤波動,而一整個榴蓮少則五六斤,多則十來斤,夠買一筐大西瓜了。而且就算在原產(chǎn)地,榴蓮的身價也遠超過香蕉、芒果和菠蘿蜜。很多人看過榴蓮樹結(jié)果的照片,一棵樹上掛上百個果實,怎么還會“物以稀為貴”?

榴蓮園中碩果累累。在泰國采摘榴蓮時,判斷榴蓮成熟度用到的敲榴蓮工具:一根45厘米長的細木棍,頭上套了一截塑料。用塑料部位敲榴蓮的鼓包,如果聲音和觸感類似敲皮球,說明成熟度剛好。

首先,榴蓮的種植成本高。種下一棵榴蓮樹小苗,最快也要第5年才會開花結(jié)果,第8年才能豐產(chǎn)。好容易開花了,榴蓮樹又是晚上開花,主要靠蝙蝠來傳粉。要是盛花期趕上連降大雨,授粉受阻,會造成大面積減產(chǎn)。

榴蓮花

穴居蜜蝠吃榴蓮花蜜的同時,也為榴蓮傳了粉。

待果實快成熟,提防野生動物又成了難題。如今雖說大象、猩猩瀕危了,數(shù)量眾多的猴子、松鼠卻防不勝防。尤其松鼠神出鬼沒、鼻子又靈,果子還沒熟,它們就聞著味兒找來了,跳到樹上抱著榴蓮就開啃,哪包肉先熟就先啃哪包。而且松鼠從不盯著一個榴蓮禍害,每個果子都只啃一小塊。有的松鼠更淘氣,啃完還要往里面撒尿,讓其它松鼠沒得吃。

被松鼠啃過的榴蓮

其次,采摘環(huán)節(jié)和運輸成本高。在原產(chǎn)地吃到的榴蓮,都是自然成熟落地的,而運往中國等出口市場上的榴蓮,還多了個提前采摘的環(huán)節(jié),之后全程保鮮運輸。

采摘榴蓮是個技術(shù)活,需要兩人配合:一人上樹,用專門敲榴蓮的工具判斷成熟度,割下合適的榴蓮,往樹下丟;一人在樹下接榴蓮,拽著粗麻袋,擺出兩腿撇開半蹲的“相撲”姿勢。為避免榴蓮摔壞,在落地之前必須眼疾手快,及時把麻袋往前一甩,將它兜住。

這個采摘榴蓮的方式看上去真有點危險

如果你去榴蓮園里,嘗過地上撿的榴蓮,就知道采摘的榴蓮只是夠甜,香味實在平淡。這是因為,榴蓮果肉成熟過程中,甜度和香味并非同時形成,而是先變甜,再增香,香味的層次感還會隨著成熟度逐漸豐富。采摘的榴蓮,正是缺少了這香味的“靈魂”。

如果你吃的是采摘的榴蓮,用那句網(wǎng)絡(luò)流行語來說就是“沒有靈魂”。

榴蓮到底哪里產(chǎn)的最好吃?

如今泰國是世界上出口榴蓮最多的國家,而馬來西亞才是很多著名榴蓮品種的起源地,早期的品種是從這里傳出的。雖然兩國同屬熱帶,位置相鄰,但由于各自氣候水土的差異,也產(chǎn)生了不同模樣、不同風味的N個榴蓮品種。

為保證優(yōu)秀品種的品質(zhì)穩(wěn)定,20世紀30年代初,馬來西亞農(nóng)業(yè)部開始呼吁種植戶登記榴蓮品種。

1934年,第一款有“身份證號”的榴蓮品種誕生:“D1榴蓮”(D即榴蓮英文名“durian”的縮寫)。與編號配套的記錄,包括了外形、果肉顏色和味道等信息。通常只有在榴蓮品質(zhì)比賽中獲得冠軍,才有資格登記“身份證號”,比如著名的D24蘇丹王、D159金枕、D197貓山王,可以說是“水果王中王”了。

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果實底部呈現(xiàn)“五角星”
泰國干堯榴蓮,“干堯”是長柄的意思。

有趣的是,馬來西亞人和泰國人,吃榴蓮的口味差別很大:馬來西亞人通常更看重榴蓮的“味”,追求富于層次感的極致味道,喜歡熟透之后果肉綿軟、甚至可以吮吸著吃的榴蓮。而泰國人更重榴蓮的口感,喜歡未熟透、有嚼勁兒的榴蓮果肉,而味道只要夠甜就可以了。

不同偏好,也使馬泰兩國的榴蓮品質(zhì)各有所長:泰國榴蓮個大、肉多、耐儲存;而馬來西亞榴蓮個小、肉少、不耐放,味道卻更佳。新加坡人,則更推崇馬來西亞的口味。

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許多榴蓮攤主還提供“包吃”服務(wù)——談好價格以后,老板開榴蓮給你嘗,若不滿意,老板會再開個新的,直到你嘗到滿意的榴蓮為止。乍看似乎有點暴殄天物,但這增進了雙方的了解與信任,攤主對熟客的口味偏好、顧客對這家的榴蓮品質(zhì)都心中有數(shù),街巷間榴蓮飄香,溫情暖暖。

榴蓮品種繁多,而國內(nèi)市場上最常見的是“金枕榴蓮”。這種榴蓮主產(chǎn)泰國,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的海南、臺灣也有種植。它個頭較大,重2.5~10千克不等,成熟后果皮發(fā)黃,果實末端有個明顯的“尾尖”,果肉呈淡黃色。

挑選金枕榴蓮,講究“聞”“看”“按”:一聞香氣濃郁者為佳;二看果皮發(fā)黃、形成“鼓包”者為佳,鼓包里是果肉,鼓包越多肉越多;三按果皮較軟者為佳,成熟度剛好時,按壓觸感如皮包。

榴蓮好吃但也不要過量

一棵榴蓮樹上的果實,每年通常在短時間內(nèi)集中成熟,大約3個星期之內(nèi)就會掉光。過去榴蓮難以遠運,這么多鮮果肯定吃不完,于是東南亞人開發(fā)出了各種花式榴蓮吃法:榴蓮糯米飯、嫩榴蓮沙拉、榴蓮膏、榴蓮糖…… 而如今用榴蓮也成為了各種甜品的寵兒,下面都是各種用榴蓮制作的甜品:



關(guān)于吃榴蓮的禁忌,網(wǎng)上有不少說法,多是“不能同食”:忌與海鮮同食,忌與牛奶同食……其實都是蛋白質(zhì)攝入量過多的問題。

榴蓮之所以被譽為水果之王,除了威武雄壯、味道濃烈、霸氣外露,更在于它的“高能滋補”——榴蓮每100克果肉里就含有2.6克蛋白質(zhì),快趕上牛奶了——在全地球所水果中獨占鰲頭!

實際上,如果不是對蛋白質(zhì)有過敏、消化不良等反應(yīng),正常吃榴蓮沒有問題。不過,榴蓮含糖高、熱量高,平均每100克果肉所含熱量將近150大卡,超過瘦肉!如果你想減肥,享用榴蓮時就需克制一下了。

用榴蓮果肉熬制榴蓮糖
嫩榴蓮沙拉

吃榴蓮唯一真正的“禁忌”,是喝酒。榴蓮果肉中的一些含硫化合物,可以大大減弱乙醛脫氫酶的活性——人體分解酒精主要就靠這種酶。榴蓮配烈酒,輕則頭暈腹瀉,重則一命嗚呼。

最后要提醒一下大家,因為榴蓮的氣味很濃郁,所以即便是在東南亞國家,很多地方也是不允許攜帶榴蓮或者食用榴蓮的,大家在外游玩時也要多加留意當?shù)氐奶崾九丁?br>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fù)【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fù)【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fù)【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fù)【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fù)【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fù)【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fù)【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fù)【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回復(fù)【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guān)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